“把那该死的球传给我!” 前曼联前锋贝尔巴托夫在费迪南德的节目中,用一句直白的呐喊给新援舍什科提了醒。这位以优雅著称的 “潇洒哥”,此次却鼓励后辈 “要生气、大喊甚至骂人”,看似矛盾的建议背后,藏着对曼联前锋传承的深刻理解。近期刚在三场首发中贡献 2 球 1 助攻的舍什科,虽正逐步融入球队,但贝尔巴托夫精准指出了他的进阶关键 —— 比起技术打磨,更需要唤醒 “锋线傲气”。从跑位要球的态度到禁区终结的习惯,贝尔巴托夫的建议,实则是给这位曼联新星送上了成为顶级前锋的 “心法”。
敢要球才是底气:锋线傲气藏着进球密码
贝尔巴托夫的核心建议,直指舍什科可能存在的 “客气短板”:“当你做出好的跑位时,如果球没有传给你,要表达出来,让队友尊重你的跑位。” 这并非鼓励冲突,而是强调前锋必须具备的 “存在感意识”。对曼联这样的豪门而言,中场与锋线的衔接效率往往决定比赛走向,舍什科近期虽有不错表现,但数据显示他场均关键传球仅 0.8 次,且在对阵布莱顿时丢失球权 13 次,这背后或许就有 “不敢主动要球、跑位被忽视” 的问题。
贝尔巴托夫以自身经验佐证:“这不是个人恩怨,只是让他们知道‘我在这里’。” 当年他在曼联与鲁尼搭档时,正是通过频繁的场上沟通与果断要球,构建起高效的进攻联动。对舍什科而言,与达洛特的默契虽在形成,但要想成为球队核心,就必须打破 “礼貌友好” 的桎梏。当他在禁区内跑出空位时,唯有主动发声提醒队友,才能将更多跑位转化为射门机会,这正是贝尔巴托夫口中 “前锋的生存法则”。
曼联前锋的传承:从鲁尼到范佩西,从来不乏锋芒
贝尔巴托夫的建议,实则是对曼联锋线传统的延续。回顾曼联历史,从鲁尼的霸气呐喊到范佩西的精准指挥,顶级前锋从不缺少 “主动争取” 的锋芒。鲁尼在巅峰时期,常因队友未能及时传球而在场边激烈沟通,但这种 “较真” 恰恰铸就了他与球队的进攻默契;范佩西加盟曼联首个赛季便斩获 26 球,其背后既有精湛射术,更有对队友传球时机的精准要求。

如今贝尔巴托夫将这一传统传递给舍什科,正是看到了曼联当前的进攻需求。球队本赛季一度深陷两连平困境,锋线终结效率起伏不定,舍什科虽近期参与 3 粒进球,但仍需承担更多责任。正如贝尔巴托夫所言:“无论谁是队长,都要对自己和他们有更高的要求。” 这种 “自驱力” 正是曼联锋线历来的精神内核,舍什科若能习得,便能更快接过球队的进攻大旗。
进阶两步走:先练态度,再磨终结
在贝尔巴托夫看来,舍什科的提升需分 “态度” 与 “技术” 两步走。态度上,要打破沉默,建立与队友的 “进攻共识”。他建议舍什科在赛前赛后主动交流,甚至在场上通过呐喊表达诉求:“半场休息时多沟通,让队友明白你的跑位习惯。” 这种沟通能有效减少像对阵布莱顿时 “错失进球机会” 的遗憾,让中场传球更精准地对接锋线需求。
技术上,则要强化 “禁区本能”。贝尔巴托夫特别强调:“站在禁区里,一次次面对空门,养成简单进球的习惯。” 这正是针对舍什科当前的短板 —— 作为前锋,他争顶能力突出(场均争顶成功 6 次),但终结效率仍有提升空间。通过反复的禁区射门训练,将跑位优势转化为进球数据,才能真正匹配曼联对锋线的期待。毕竟,正如贝尔巴托夫所言:“前锋的目标就是进球,进不了足够的球就会被批评。”
结语:从 “融入” 到 “引领”,舍什科差的是锋芒
舍什科近期的表现已证明他具备在曼联立足的实力,与达洛特的默契配合、关键比赛的助攻贡献,都显示他正稳步融入球队。但贝尔巴托夫的建议点出了他从 “合格新援” 到 “顶级前锋” 的关键一跃 —— 少一点客气,多一点锋芒;少一点沉默,多一点争取。
对舍什科而言,贝尔巴托夫的 “骂人要球论” 不是教他冲动,而是教他成为进攻端的 “主导者”。当他能在场上理直气壮地索要传球,能在训练中打磨出稳定的终结能力,或许就能真正继承曼联锋线的荣耀传统。毕竟,老特拉福德需要的不仅是能进球的前锋,更是能带动全队进攻、充满傲气与斗志的领袖。舍什科的曼联之路,才刚刚迎来最关键的成长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