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利物浦 5-1 客场大胜法兰克福,终结四场不胜颓势的欢呼声尚未消散,推特上的球迷已炸开了锅。多张比赛截图被疯狂转发:第 90 分钟,替补登场的萨拉赫在右路拿球,面对中路无人盯防的维尔茨,选择强行射门被门将挡出,这已是他连续第二场比赛忽略这位德国新援。一边是维尔茨贡献 2 次助攻的亮眼表现,一边是萨拉赫 16 分钟出场错失 2 次良机的低迷,这场酣畅胜利的背后,藏着利物浦新老核心磨合的隐忧,也让 “团队足球” 与 “个人选择” 的争论再度升温。
争议瞬间:16 分钟两失良机,第二次无视空位队友
第 74 分钟,萨拉赫替换埃基蒂克登场,利物浦球迷本期待他能终结近 5 场的进球荒。但 16 分钟的出场时间里,埃及法老的表现却充满争议。最让球迷愤怒的一幕发生在补时阶段:利物浦反击中,萨拉赫沿右路高速突破,吸引两名防守球员注意力,此时维尔茨已悄然插入禁区中路,完全摆脱防守,只需一脚横传便可轻松破门。
但萨拉赫没有选择传球,而是在角度极小的情况下强行推射,皮球被法兰克福门将稳稳按住。镜头捕捉到维尔茨双手抱头的失望神情,场边替补席也传来一声叹息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这并非孤例 —— 在上一轮双红会中,萨拉赫就曾在类似场景下选择自己射门,最终皮球偏出立柱,当时空位等待的仍是维尔茨。连续两场的相似选择,让球迷的不满彻底爆发。
推特风暴:从 “自私” 骂声到 “离队” 呼吁
争议瞬间赛后迅速发酵,推特上相关话题一小时内阅读量突破百万。“萨拉赫为什么不传维尔茨” 的词条直冲热搜,球迷的愤怒毫不掩饰。“连续两场了!维尔茨在空当站成雕塑,他眼里只有球门”,一条带图评论获赞超 3 万。更有激进球迷晒出 “萨拉赫去沙特” 的 PS 图片:“是时候让他离开了,他在毁球队的配合”。

也有少数球迷试图辩解:“他只是太想进球证明自己”“可能没看到维尔茨的位置”。但更多球迷拿出数据反驳:本场维尔茨贡献 2 次助攻,全场触球 68 次、送出 4 次关键传球,而萨拉赫 3 次射门仅 2 次射正,预期进球值仅 0.42,传球成功率不足 67%。一位球迷的评论一针见血:“维尔茨在创造机会,萨拉赫在浪费机会,更可悲的是他连队友的机会都要浪费。”
状态反差:维尔茨成助攻王,萨拉赫陷低迷怪圈
这场争议的核心,在于两位球员截然相反的状态曲线。以 1.25 亿欧元加盟的维尔茨,虽尚未打破进球荒,却已展现出顶级创造力 —— 本场他精准横传助攻加克波破门,又通过角球配合间接助攻绍博斯莱锁定胜局,欧冠赛场已累计 3 次助攻,场均关键传球达 2.5 次。他的跑动覆盖与传球视野,正是利物浦此前进攻中缺失的元素。
反观萨拉赫,本赛季状态持续下滑。不仅近 5 场颗粒无收,本场替补出场后,除了两次争议射门,几乎没有有效贡献。数据显示,他近两场比赛场均射门 5 次,却仅有 1 次关键传球,与维尔茨形成鲜明对比。前利物浦球员卡拉格此前就直言:“萨拉赫不该再稳坐首发了,他的状态配不上核心位置。” 这场比赛的表现,似乎印证了这一观点。
胜利隐忧:新老核心磨合遇阻,战术平衡待解
5-1 的大胜掩盖了诸多问题,萨拉赫与维尔茨的配合僵局,实则是利物浦战术转型的缩影。夏窗球队豪掷 3.6 亿欧元签下伊萨克、维尔茨等新援,旨在打造更具创造力的进攻体系,但新老核心的磨合始终不畅。斯洛特尝试过让维尔茨担任进攻指挥官,解放萨拉赫专注终结,但实际比赛中,埃及法老的控球欲望与低迷状态形成了矛盾。
战术层面,萨拉赫的 “单干” 也让球队进攻效率打了折扣。本场若非维尔茨与加克波的高效配合,利物浦未必能轻松取胜。有战术分析师指出:“维尔茨需要队友的跑动与配合才能发挥价值,而萨拉赫的个人选择正在割裂进攻体系。” 更严峻的是,这种配合问题若不解决,可能影响球队凝聚力 —— 当维尔茨多次创造机会却得不到支持,年轻球员的积极性难免受挫。
赛后新闻发布会上,斯洛特试图淡化争议:“球员在场上有即时判断权,我们需要给萨拉赫时间找回状态。” 但球迷并不买账,推特上已有球迷开始讨论解决方案,有人支持让萨拉赫担任超级替补管理体能,有人呼吁改打三后卫体系,彻底解放维尔茨的创造力。
一场大胜本应是团结的催化剂,却因连续两场的传球争议暴露裂痕。对利物浦而言,萨拉赫的经验与能力仍具价值,但维尔茨等新援的融入同样关键。如何平衡核心球员的个人诉求与团队利益,如何让 3.6 亿欧元的阵容真正产生化学反应,是斯洛特必须尽快解决的难题。否则,再多的胜利也难以掩盖配合的瑕疵,而这种瑕疵,或许会成为球队冲击冠军的致命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