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《队报》的专访流出,吉鲁谈及法国队 57 球纪录时的坦然与期许,为足坛增添了一抹温情底色。这位 37 岁的前锋笑着调侃 “纪录仍在我手中”,却又真心盼望姆巴佩能在下届世界杯打破自己的纪录,甚至预估其能接近 100 球里程碑。这份超越胜负的胸襟,恰似内马尔带女助威母队的温情,同为足球世界里 “传承与坚守” 的生动注脚 —— 如果说内马尔用行动诠释了对母队的情怀,吉鲁则以言语与生涯轨迹,书写了老一代球星对后辈的托举与对足球精神的延续。
纪录守护者:笑着调侃,坦然等待
吉鲁的 57 球法国队纪录,已在近三年里岿然不动,这份坚守里藏着幽默与从容。面对 “马克 - 利布拉曾预言姆巴佩圣诞节就能超越自己” 的往事,他笑着回应 “我依然在这里”,言语里带着对自身状态的笃定,却无半分对纪录的执念。当被问及是否想带着纪录庆祝下一个圣诞节时,他给出了更具格局的答案:“希望如此,因为我盼他在下届世界杯期间超越我。”
这种坦然并非偶然,而是源于纪录背后的奋斗史。2022 年卡塔尔世界杯上,他正是在对阵波兰的比赛中打入第 52 球,超越亨利成为法国队史射手王,此后又将纪录稳步提升至 57 球。从 25 岁才首次入选国家队的 “晚熟者”,到手握队史进球纪录的传奇,吉鲁比任何人都清楚:纪录本就是用来被打破的,而打破者的光芒,恰是对前辈的最好致敬。他甚至为姆巴佩算好了 “账”:“快 27 岁的他若再踢五六年,每年进 10 到 12 球,能接近 100 球。” 这份细致的预估,满是前辈对后辈的看好。
晚熟者的启示:成功从无捷径,却有多条路径
吉鲁的职业生涯,本身就是对 “非典型成功” 的最好注解。与姆巴佩 17 岁便闪耀足坛不同,他 25 岁才迎来国家队首秀,在 18 岁时甚至未能从青训俱乐部脱颖而出。但正是这段 “慢热” 的经历,让他更懂坚持的意义:“我希望我的生涯能成为年轻人的榜样,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。”
他提及的法国队旧友们恰是佐证:瓦尔布埃纳、里贝里等人都在 23 岁后才从低级别联赛跻身顶级,这种 “大器晚成” 的群像,打破了 “年少成名即巅峰” 的固有认知。就像 28 岁才首次入选法国队的马特塔,如今能获得征召也让吉鲁倍感欣慰:“这是很好的榜样,他看起来也是个好人。” 这种对 “晚熟者” 的共情与鼓励,让吉鲁的传奇不仅限于进球数,更在于他为足球世界提供了另一种成长范本 —— 天赋或许有早晚,但韧性与拼搏永远是通行证。
国家队的责任:门虽半掩,初心未改
即便已宣称 “翻过法国队这一页”,吉鲁心中的国家队情结从未消散。面对法国队如今严重的伤病潮,他坦言德尚虽未征召自己,但 “保卫国家队球衣是一种责任,永远不能说永不”。这种表态里没有强求,只有随时待命的忠诚:“若教练陷入困境,我仍具备竞争力且有空,会在那里。但这真的非常不可能。”

这份务实的忠诚,与他过往的国家队表现一脉相承。在 2018 年世界杯夺冠阵容中,他虽不是进球最多的球员,却以支点作用为姆巴佩、格列兹曼等人创造无数机会;2022 年世界杯上,他又以关键进球助力球队卫冕亚军。如今即便淡出主力阵容,他仍将国家队放在心上,这种 “召之即来,来之能战” 的态度,正是老一代球员对国家队责任的最好诠释,与内马尔伤停仍为母队助威的情怀异曲同工 —— 足球于他们而言,早已超越职业,成为刻入骨子里的责任。
转型进行时:离开赛场,不离足球
当职业生涯步入尾声,吉鲁已悄然规划起 “后球员时代”,核心仍未离开足球。他接触了基金与房地产投资,却更渴望 “留在足球领域,传递经验”。2022 年世界杯时,英国电视台曾邀请他担任评论顾问,他当时婉拒:“我还希望参加那届世界杯。” 如今,法国媒体已为 2026 年世界杯向他抛来橄榄枝,这次他显然做好了准备。
他明确表示不想当教练,“因为一旦开始,目标总有一天是执教职业队”,却对体育总监等岗位抱有兴趣。这种规划里藏着对足球的敬畏:不盲目跨界,只在能发挥价值的领域延续热爱。就像内马尔带女儿感受足球温度,吉鲁也想以另一种方式传递足球的力量 —— 无论是进球还是评论,无论是场上还是场下,只要能留在这个圈子里,就是对热爱的坚守。
吉鲁的故事里,没有惊天动地的逆袭,却有细水长流的坚持;没有对纪录的执念,却有对传承的热忱。他用 57 球证明了 “晚熟者” 的力量,用对姆巴佩的期许展现了前辈的胸襟,用对国家队的忠诚诠释了球员的责任。与内马尔的 “情怀回归” 相比,吉鲁的 “坦然传承” 同样动人 —— 足球世界正因这些不同的坚守,才更显温暖与厚重。当姆巴佩未来真正打破纪录的那一刻,人们定会想起:那位 37 岁的传奇,早已笑着为后辈铺好了致敬的阶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