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大众的认知里,婚姻往往与爱情、亲情、责任紧密相连,是情感的归宿与家庭的基石。然而,前 NBA 球员夸梅・布朗近日在播客节目 “夸梅 - 布朗的水货生活” 中,却抛出了一个极具争议的观点 ——“理想的夫妻关系应该是你成为我可以合法发生关系的生意伙伴”。这番言论不仅颠覆了传统婚姻观,更结合 NBA 球员中常见的 “离婚分财产”“高额抚养费” 案例,引发了人们对婚姻中信任、利益与责任的深度思考。
争议观点:婚姻是 “股份制” 的生意合作
夸梅・布朗对婚姻的理解,充满了 “商业思维” 的色彩。他直言,若要建立婚姻关系,伴侣应像 “信任的生意伙伴” 一样,将资金投入双方共同的 “项目”,形成 “股份制” 合作模式 ——“一起赚一起亏”。在他看来,这种模式的核心是 “信任与共担”:“如果你愿意给我这笔钱,不仅你早晚会收回这笔钱,而且我们会一起赚更多的钱,你不会亏的。” 反之,若伴侣只愿做 “生活伴侣”,却拒绝成为 “利益共同体”,甚至以离婚为由 “分走一半财产”,便是对婚姻 “生意本质” 的背离。
夸梅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源于 NBA 圈子里屡见不鲜的婚姻纠纷。最典型的莫过于华盛顿与前妻 Renner 的案例:两人 2020 年公开恋情,2021 年孩子出生后不久便离婚,华盛顿需每月支付 20 万美元抚养费,直至孩子 18 岁成年,总计金额高达 4320 万美元。这样的 “天价抚养费”,让许多 NBA 球员对婚姻中的财产分割、责任承担充满警惕。夸梅坦言,“这种情况在 NBA 还少吗?”—— 在他眼中,婚姻若缺乏 “利益共担” 的基础,很容易沦为一方对另一方的 “财产索取”,违背了 “同甘共苦” 的合作本质。
他进一步补充,理想的婚姻中,双方应像经营公司一样分工协作:“我可以和她做任何事情,我们将会一起花钱赚钱,同甘共苦。如果她能信任我,把钱交给我,那么我们可以一起赚钱。” 同时,他也强调 “规则边界”:“你不能因离婚动不动就起诉我”“作为女方你也要有贡献一些价值”,反对将婚姻视为 “单方面索取利益的工具”。
现实映射:NBA 球员婚姻中的 “利益困境”
夸梅的观点,看似冰冷功利,却精准戳中了 NBA 球员婚姻中的现实痛点。NBA 球员作为高收入群体,往往在婚姻中面临 “财产安全” 与 “情感真诚” 的双重考验。一方面,部分球员在职业生涯巅峰期积累巨额财富,却因婚前缺乏财产规划、婚后双方利益绑定不清晰,导致离婚时面临 “一半财产被分走”“高额抚养费压身” 的困境;另一方面,也有球员遭遇 “动机不纯” 的婚姻 —— 伴侣看重的并非情感,而是球员的财富与名气,一旦关系破裂,便通过法律手段最大化自身利益。

华盛顿的案例便是典型:4320 万美元的抚养费,对任何球员而言都是沉重负担,而这种 “离婚即亏损” 的结局,让许多球员对婚姻产生恐惧。夸梅自身或许也见证过太多类似案例,才形成了 “婚姻即生意” 的认知 —— 他希望通过 “股份制合作” 的模式,提前明确双方的利益权责,避免婚后因财产纠纷反目成仇。这种想法,本质上是对 “婚姻中利益失衡” 的一种防御,也是对 “双方共同贡献” 的一种诉求。
值得注意的是,夸梅并非完全否定婚姻中的情感,而是强调 “利益与情感的绑定”。他提到 “如果你信任我做的事情,那我们就结婚一起做”,可见 “信任” 仍是他眼中婚姻的前提 —— 只是这种信任,需要通过 “共同投入、共担风险” 的商业合作来验证。他甚至以库里为例,隐晦表达对 “无过错方遭遇不公” 的不满:“如果斯蒂芬 - 库里没有做不好的事,他就不应该受到这样的不尊重,不该听到他妻子那些抱怨”,暗示婚姻中应避免 “单方面指责或索取”,需保持双方的尊重与平衡。
争议背后:传统婚姻观与现实利益的碰撞
夸梅的观点之所以引发争议,核心在于它与传统婚姻观的冲突。传统认知中,婚姻的核心是 “情感共鸣”,是 “无论贫穷富贵、健康疾病都不离不弃” 的承诺,而夸梅将婚姻定义为 “合法生意伙伴”,似乎消解了婚姻的情感温度,让婚姻沦为纯粹的利益交换。许多人批评这种观点 “过于功利”“扭曲了婚姻的本质”,认为爱情与责任才是婚姻的基石,而非 “一起赚钱” 的合作。
但也有人认可夸梅的现实考量:在物质社会中,婚姻本身就包含 “经济共同体” 的属性,双方共同承担生活成本、共同规划财富未来,本就是婚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夸梅的观点,只是将这种 “经济属性” 显性化、规则化,提前规避可能出现的利益纠纷。尤其是对高收入群体而言,明确的利益绑定不仅能保护自身财产安全,也能筛选出 “真正愿意共担风险的伴侣”,避免情感被财富裹挟。
事实上,夸梅的 “理想婚姻” 并非完全冰冷 —— 他强调 “我会为你打破这个 ' 公司 ' 的规定”,暗示在利益合作的基础上,仍有情感的让步与包容;他反对 “单方面索取”,本质上是追求婚姻中的 “公平与对等”。这种观点或许极端,但却反映了一部分人对 “婚姻安全感” 的诉求:当情感无法完全规避现实风险时,通过规则化的利益绑定,为婚姻增添一份 “兜底保障”。
夸梅・布朗的 “婚姻生意论”,虽充满争议,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婚姻的新视角。它既暴露了高收入群体婚姻中的现实困境,也引发了我们对 “婚姻中利益与情感平衡” 的思考。婚姻或许需要情感的温度,但也不能忽视现实的利益权责 —— 无论是 “情感为核心” 还是 “利益为基础”,真正健康的婚姻,终究需要双方的信任、尊重与共同贡献。夸梅的观点或许不是普适答案,但它提醒我们:婚姻中的双方,都应避免 “单方面索取”,而是以 “共担、共享” 的姿态,共同经营这份关系,才能让婚姻既经得起情感的考验,也扛得住现实的风雨。